隆基通威供应商兴洋科技冲刺北交所IPO 超14亿募资布局“颗粒硅”
2024-05-14 【 字体:大 中 小 】

自2023年12月29日正式向北交所报送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后,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洋科技”)便以其出色的业绩表现、手握光伏巨头大单、超14亿元的融资额等多重因素引得市场关注。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北交所深改19条",即《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即交易所上市委审议时已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企业,直接申报北交所上市。
资料显示,兴洋科技2023年3月3日在"新三板"挂牌,9月21日,调入股转系统创新层,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挂牌10余月。而按照最新规定兴洋科技须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由此计算兴洋科技最快上会时间是在今年3月份。
电子特气行业领军企业
净利润同比暴涨641%
兴洋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从事电子级硅烷气等硅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子级硅烷气,主要客户分布应用于光伏和显示面板行业,并逐步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根据公司测算,2022年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3.96%,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股权结构图/招股书
知名牛散是公司控股股东。从股权结构来看,邵雨田直接持有兴洋科技38.21%的股份,并通过万兴企管间接控制4.03%的股份,为兴洋科技控股股东。冯江平直接持有23.88%的股份;林富斌直接持有23.88%的股份。邵雨田、林富斌、冯江平三人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共同控制90.00%表决权股份。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电子级硅烷气销量及价格大幅上升带来收入规模迅速扩张,且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摊薄了成本,兴洋科技营业收入、净利润逐步上升。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兴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719.61万元、1.33亿元、4.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38.05万元、2456.71万元、1.78亿元。2022年全年净利润同比暴涨了641.6%,三年时间营收利润就实现了惊天逆转。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2023年公司业绩仍增长强劲。根据披露,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53.94%;扣非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增长75.92%。
另一方面,公司综合毛利率也在四年内增长近67%,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到2023上半年,兴洋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3.78%、41.44%、62.12%和67.33%。
兴洋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为电子级硅烷气。2020年-2023上半年,兴洋科技电子级硅烷气营收分别为0.53亿元、1.33亿元、3.93亿元以及2.67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93.27%、99.86%、94.14%、94.65%。不仅如此,公司2022年电子级硅烷气销量达1749.39吨。据悉,我国2022年电子级硅烷气合计需求量为7301.88吨,以此计算公司市场占有率达23.96%。
卓越的技术研发力
通威是其第一大客户
电子级硅烷气作为光伏电池生产环节中重要的制作环节,在当下光伏高度内卷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据悉,在光伏电池片的生产中,电子级硅烷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硅片表面形成氮氧化硅钝化膜,减少硅片表面的电子复合,从而提升电池发电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成氮化硅吸光膜,减少光反射,增加太阳光的吸收利用效率。
由于电子级硅烷气具有纯度高、沉积温度低、易于精细控制、性价比高等优点,因此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片、显示面板、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原材料,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TECHCET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特气预计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2023-2025年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8%。
自成立以来,兴洋科技始终聚焦于技术研发。截至2023年上半年,兴洋科技形成了围绕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的7项发明专利及10项实用新型专利,共取得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包括“改良歧化法硅烷生产技术”、“硅烷低温精馏纯化技术”、“液相增压充装技术”等核心技术。
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成熟的技术工艺和优质的产品性能,兴洋科技电子级硅烷气产品得到了太阳能电池片、显示面板等下游行业的广泛认可。目前,兴洋科技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的光伏、显示面板厂商建立起稳固的供应合作关系,积累了()、()、天合光能、京东方、林德集团等众多优质客户。
前五大客户/招股书
近年来兴洋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2021年高达64.64%,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中有4家是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分别为通威股份、()、天合光能、(),这4家光伏企业的总占比2023年上半年达到48.27%。
而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以断层式的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兴洋科技第一大客户之位。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1-6月,通威股份分别为兴洋科技带来了2385.24万元、8908.00万元、5544.46万元的营业收入,占其当年总营收比分别为17.91%、21.35%、19.63%。
募资14.53亿夯实主业
前瞻布局硅料新风口“颗粒硅”
本次IPO,兴洋科技拟在()保荐下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696.67万股(未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募集资金不超过14.53亿元。用于年产1.6万吨电子级硅烷配套1.2万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募资计划表/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该项目拟分两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7.7亿元。其中,一期建设年产8000吨电子级硅烷配套23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拟投资金额11.93亿元,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二期建设年产8000吨电子级硅烷配套97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公司将在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基础上投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兴洋科技本次募投新增产品为颗粒硅。据兴洋科技介绍,颗粒硅为公司电子级硅烷气的进一步延伸生产,公司在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颗粒状多晶硅生产工艺及硅晶种制造系统”发明专利,以及“硅晶种制造系统”、“颗粒状多晶硅生产流化床”等实用新型专利。颗粒硅相比于传统的棒状硅,具有能耗低、资本强度低、生产流程短、降本空间大等优点,未来有望成为硅料环节的主流技术路线。
此前,由于颗粒状技术尚未成熟,存在金属杂质、氢跳等问题,限制了颗粒硅技术的市场应用。但随着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颗粒硅市占率持续提升。有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0月,国内颗粒硅规划产能已经接近90万吨。而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2-2023年)》,2022年颗粒状市占率达到7.5%,市场规模为6.2万吨。根据预测,2025年光伏行业颗粒硅潜在需求有望达到36万吨。
兴洋科技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电子级硅烷气产能将进一步增加,以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基于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的考虑,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在颗粒状多晶硅领域的研发布局,持续开展基础技术和制备工艺的自主创新,已完成多个研发项目并获得发明专利技术成果。通过募投项目实施,公司将新建生产厂房和生产线,实现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应用。将有助于公司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扩充产品类别、完善业务体系,现有以电子级硅烷气为核心的主营业务将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形成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的产业化基础,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券商违法“调岗”的“说法”


证监会: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 未出现大比例超募


北上资金爆买A股!锂电行业迎政策利好 个股掀起涨停潮


杭州东站一旅客跳入股道,目前处于休克状态


多重积极因素持续汇聚 市场信心稳步提升


上纬新材(688585SH)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98%至119亿元


兴业证券:海外维生素企业不可抗力加剧供给紧张 国内VA、VE出口大涨 提升海外市占率


321世界睡眠日,梦百合举办“别睡硬床”发布会


2024年3月18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猪皮价格行情


中石化成立我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 力争上市并达百亿市值


英镑美元持续挑战12700关口 若无法突破恐回撤至1266570


校立咨询:人民币汇率简析(4月19日)


沉浸式展览泛滥令人厌倦?好体验需要技术与内容创新


我国减速机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 国产品牌加速替代


12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亿元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估上调500万吨


特朗普明确表态:不会寻求第三任期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特斯拉涨近4%


4月16日周大福黄金价格990元克


投资者在今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从巴菲特那里了解到六件大事
